分類: 科技新聞
20年不敗經典!《魔力寶貝:歸來》滿月玩家慶典 唯一代言人Ella與玩家相見歡
20年不敗經典!《魔力寶貝:歸來》滿月玩家慶典 唯一代言人Ella與玩家相見歡
都市之冥王归来
《魔力寶貝:歸來》代言人 Ella 親臨現場與玩家線下同樂。
由 huizhong network 發行的手機遊戲《魔力寶貝:歸來》,近日即將上市滿 1 個月。慶祝這個難得的時刻,官方特別舉辦了玩家見面會慶典活動,不僅在見面會上有各種虛寶讓玩家試試手氣,更邀請《魔力寶貝:歸來》代言人 Ella 親臨現場與玩家線下同樂,引領玩家回味這 20 年間《魔力寶貝》帶來的點點滴滴。
《魔力寶貝:歸來》不僅繼承了《魔力寶貝》的系統設計基礎與經典的背景音樂之外,在玩法和遊戲機制還進行了創新和擴展。此外,「釋放你的魔力,創造你的遊戲,魔力寶貝,引爆上市」這段20年前《魔力寶貝》上市時的臺詞,相信老玩家們一定還記得,之所以會如此讓人印象深刻,也要歸功於當時的代言人 Ella 陳嘉樺。
事隔20年Ella再次代言《魔力寶貝:歸來》。
爲了帶給老玩家和新玩家當年的感受,官方不僅在繼續特別邀請 Ella 擔任《魔力寶貝:歸來》的代言人,更在遊戲上市一個月於 NUZONE 展演空間舉行盛大的線下同樂會,邀請超過上百名玩家一起互相交流、同樂,甚至還能與 Ella 一起近距離互動,度過這難忘的滿月慶典。
除了將玩家們分成地、風、水、火四大屬性隊伍、凝聚玩家向心力與提供互相交流的設定外,官方還邀請到餓小璇、佐哥奈、喵少、NeiNei寧寧四位知名 Coser , Cos 成《魔力寶貝:歸來》知名角色綾女、夏拉、麗、葛蕾斯一起炒熱現場氣氛。現場官方也準備了「抽獎小瑪莉」機臺,入場時玩家可參加抽獎,看看自己有沒有把價值千元的虛寶帶回家的手氣。
鳳梨找到「被詐欺阿嬤」了 靈位前鞠躬致歉擁抱家屬:了一個心願
特別邀請知名Coser與玩家同樂。
活動中,玩家們必須和同組的玩家同心協力挑戰法蘭城大知識家、猜猜我是誰、解鎖拼圖等趣味互動遊戲。不過最讓玩家瘋狂的應該有機會能和代言人 Ella 互動合影的環節。以遊戲女王角色身分登場的 Ella ,選出五名幸運的粉絲贈送簽名海報並一起留影紀念,被選到的粉絲的欣喜神情也都全寫在臉上。
現場活動互動溫馨,獲獎玩家上臺與Ella同樂。
Ella 表示,《魔力寶貝:歸來》保留《魔力寶貝》最大的特色抓寵物和回合制戰鬥的基礎上,再進行了各種改良,讓玩家有更豐富的操作空間。同時也充分地還原了原本的劇情和BGM,能更好的傳達遊戲設定的世界觀與故事背景。
得知有許多 20 年前的老粉絲回鍋體驗本次的《魔力寶貝:歸來》, Ella 也笑着說「現在的遊戲日新月異,每天都有新鮮的事物會展現再大家面前。但是當一些復古的、舊時代的記憶重新出現在眼前,還是會讓玩家感慨和回憶先前在《魔力寶貝》經歷的各種故事。」
隨着《魔力寶貝:歸來》上市滿月活動落幕,緊接而來的便是迎接 12 月的改版更新。官方表示, 12 月 1 日將會開啓天梯排位賽,讓玩家能自由的良性競爭;同時也預計新增寵物改造功能、新副本魔族研究所,以及能取得可改變角色種族的首飾的限時活動任務等新要素。
《魔力寶貝:歸來》12月將迎接改版更新,敬請期待。
後續還有更多最新遊戲資訊陸續釋出,歡迎關注《魔力寶貝:歸來》官方社羣網站搶先得知遊戲最新消息。
冬天濕冷除濕機怎麼挑?除濕機、電暖器還能搭這一神物效果更好更省電
冬天濕冷除濕機怎麼挑?除濕機、電暖器還能搭這一神物效果更好更省電
冬天溼冷,開除溼機或電暖器時搭配「循環扇」效果更好更省電。圖/ingimage
冬天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地區經常陰雨綿綿,室內又冷又潮溼,除溼機不停運轉,更讓人只想窩在電暖器前。但總感覺除溼機及電暖器開了一天卻沒什麼效果,這可能是你少了這一個秋冬好搭檔!臺電Facebook粉絲專頁分享秋冬省電小撇步,開除溼機或電暖器時搭配「循環扇」效果更好更省電。
循環扇雖然與電風扇相似,但因扇葉與機殼設計不同,使吹出來的風呈現「螺旋柱狀」更爲集中,風力更強也較適合帶動室內空氣流通及增加空氣循環。
除了夏天吹冷氣時多會推薦搭配循環扇或電扇,不僅能提升室內冷房速度,還能減少壓縮機運轉時間達到省電效果。在冬天使用除溼機或電暖器同樣能搭配「循環扇」,讓室內空氣對流使除溼機除溼效率更好、使用電暖器時讓熱空氣循環加速暖房效果,進而減少電器運轉時間。
臺電Facebook粉絲專頁分享秋冬使用除溼機或電暖器時,可以搭配循環扇提升效果又省電。(翻攝自臺電電力粉絲團)
便利通勤族 925、925A公車調整三蘆返程動線 通勤減省20分鐘
而市面上除溼機大小不同、除溼能力也不同,有的寫16公升、14公升或10公升等,除溼力太小或太大都會增加耗電與負擔,如何選擇適合家中的除溼機呢?
最主要可依家中使用空間大小來挑選,臺電分享一公式「每平方公尺每天除溼0.24公升」簡單計算,1坪約等於3.3平方公尺,也就是每天1坪約有0.8公升的除溼能力。如果房間面積8坪,那就能選購除溼能力6公升左右的除溼機;如果客廳面積24坪,就可以選購除溼能力19公升左右的除溼機。
臺電分享一簡單公式,以室內空間大小計算適合的除溼機大小。(翻攝自臺電電力粉絲團)
影/她試乘Google無人計程車 坐副駕駛座左彎右拐驚喊「心臟快跳出來」
影/她試乘Google無人計程車 坐副駕駛座左彎右拐驚喊「心臟快跳出來」
凱瑟爾不只搭乘無人計程車,還挑戰坐在副駕駛座,更能看到駕駛座的方向盤在自動操控。圖擷自YouTube
計程車穩定行駛在街道上,不過仔細一看,駕駛座竟然沒有坐人,這可不是科幻電影的畫面,而是美國舊金山推出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一名旅遊作家到舊金山挑戰搭無人計程車,將過程拍成影片,直說自己心臟都快跳出來。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旅遊作家凱瑟爾(Jo Kessel)親自搭乘無人計程車,並將過程拍攝影片,爲該報撰寫分享整趟經歷。凱瑟爾於文中提到,她搭乘的是Google旗下的出租車公司Waymo One的無人計程車。該公司耗時超過15年,並試駕超過2000萬英里,才讓這項服務正式上路。
凱瑟爾不只搭乘無人計程車,還挑戰坐在副駕駛座,更能看到駕駛座的方向盤在自動操控。圖擷自YouTube
凱瑟爾利用應用程式(APP)叫車後,車子很快就在5分鐘左右抵達。這是一輛Jaguar的計程車,車頂上方有閃耀炫目的燈光,車頭和車尾也都裝設感測器。凱瑟爾坐上副駕駛座以後,只要點擊螢幕上的「開始駕駛」,車輛就會開始自動行駛,不論是直行或轉彎都難不倒AI駕駛。
凱瑟爾說這整趟體驗都很像科幻片,影片中還可以看到車輛在轉彎時方向盤不斷地自動轉動,由於舊金山的地形有很多丘陵,整趟旅程中對她來說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上上下下,凱瑟爾原本很忐忑,不過無人計程車卻比她想像中更平穩。
她表示,Waymo的無人計程車設定了20英里/小時的時速(約32公里/小時),煞車時也非常穩定,她認爲比起真人駕駛的計程車來說,無人計程車感覺更安全,因爲身爲女性的她不用擔心與男性單獨共處一室,甚至連價錢都很合理。
iPhone不怕被偷窺!蘋果「防窺熒幕」新專利曝光
▲蘋果新專利能讓iPhone 15熒幕防窺。(圖/傑升通信)
《大都会 天际线2》再传交通乱象 驾驶狂挤圆环车缝挨批太粗暴
記者陳俐穎/綜合報導
許多人爲了防止手機被窺視,都會貼上熒幕防窺膜,但防窺膜由於特殊設計,會降低手機亮度,品質也參差不齊,不但影響手機壽命,也可能會對視力造成影響。不過蘋果近期也推出全新專利,取得熒幕防窺技術。
案例 安徽一18岁少女与男网友初次见面,直奔宾馆,事后崩溃报警
蘋果表示,目前筆記型電腦預設都會有較廣的視角,讓多人可以一同觀看熒幕,但是在某些公開場合下,用戶也會希望自己的熒幕不要被附近的人看見,因此蘋果推出了這項新專利。
除此之外,iPhone、iPad和Mac的熒幕均提供170度的可視角度,容易被其他人窺視熒幕內容。
第一項專利爲曲面熒幕的「Privacy Films for Curved Displays」,熒幕上有特殊的塗層,將熒幕的發光範圍鎖定,只有正視熒幕的使用者可以看清楚熒幕顯示內容。
第二項則爲平面熒幕的「Displays with Adjustable Angles of View」,蘋果設計類似百葉窗的結構,在第一狀態下可以限制熒幕視角,收窄觀看視角,而切換到第二狀態,可以不受限制,切換到正常狀態。
▲蘋果新專利打造筆電熒幕結構,可避免窺視。(圖/Patently Apple)
国中毕旅飞日本「5天4夜收4万7」挨轰!行程曝光 校方:非强制参加
根據專利內容,百葉窗設計可能含有電泳顆粒,百葉窗呈現錐形結構,並且具有小於10 微米寬的窄端,以增加正常觀看模式的透射率。在正常觀看模式下,電泳顆粒可能會在較低的基板上形成孤立的團簇,以進一步提高顯示器在正常觀看模式下的透射率。
金马60第一奖!港片《年少日记》开胡 《但愿人长久》夺费比西奖
爲了避免手機內容被偷窺,有些人會特別使用防窺保護貼,但品質不佳的防窺貼反而會降低熒幕亮度或增加反光,影響使用體驗。蘋果已申請兩項熒幕防偷窺的技術專利,防止個人資料輕易地外泄。
在地報社新聞難曝光 谷歌演算法作祟
Google搜尋引擎演算法竟使本地新聞難曝光。研究指出,地域性的小型新聞社比起全國性或者國際大型媒體公司,更能反映地區真實狀況,但由於Google掌握搜尋引擎和演算法,讓資金較缺乏的小型地方新聞越來越難搜尋到,以致讓新聞越來越單一,也無法反應各地區的狀況。
在地新聞難曝光
GIZMODO報導,新聞轉向網路化、數位化後,地區性的小型新聞媒體逐漸式微,而外界普遍認爲要歸咎於Google的搜尋演算法。因爲小型新聞社資金不及全國或者跨國大型媒體公司,無法投放高額廣告預算作推廣,因此在演算法中越來越不利,也難以接觸到網路讀者。
華盛頓郵報報導,在賓州大學以及新加坡大學針對Google搜尋引擎是否有壓制在地新聞社的研究中,確認了Google的確是造成地域性小型新聞社式微的原因。
該研究以美國爲研究範圍,在搜尋引擎上設定特定的縣,約設定了3000個不同的縣,並在每一個縣的設定搜索下,假設了兩種不同搜索模式:假設某位讀者在有地區設定下,搜尋本地新聞,如「附近的犯罪新聞」、「附近的天氣狀況」,或者當地學校的消息。
另外一個假設是讀者在有地區設定下,搜索全國性的新聞,例如移民、敘利亞、氣候變遷等關鍵字。研究結果顯示,即使在有地區設定的前提下,關於選舉、移民等大範圍的新聞主題,還是會導向大型新聞媒體來源,而非在地新聞的來源。
恐造成資訊不平等
該團隊還舉例,在美國大選前,用「提前投票」爲關鍵字搜索時,前十個搜尋結果只有20%是來自在地新聞社,但其實對於大部分選民來說,比起知道全國性、大範圍的資訊,他們更需要的是自己居住的州、縣的訊息,這樣才符合需求。
研究認爲,在地新聞社雖然小,但其產製的新聞才最符合在地居民需求,且最能反應當地狀況,可是因爲資金不足,帶來的流量(廣告效益)也不大,難以在Google演算法中與跨國大型媒體競爭,會導致未來資訊來源不足、資訊不平等。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超吸睛!Dyson首款穿戴裝置登場 結合耳機、空氣清淨機
Dyson首席工程師Jake Dyson今日發表Dyson Zone空氣清淨耳機,宣告Dyson正式邁入穿戴式技術領域。圖/Dyson提供
Dyson又來顛覆大家對家電產品的想像了!在疫情之下,不愛戴傳統口罩的外國人腦筋動得特別激烈,這次是結合降噪耳機功能的穿戴式空氣清淨裝置,讓使用者在享受沉浸式聆聽體驗的同時,還可以確保持續呼吸潔淨空氣。而這也是Dyson首款穿戴式產品,預計將於今年秋季正式推出。
空氣污染與噪音污染是居住在現代化城市的民衆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Dyson歷經6年研發、經歷500多個原型機調整,運用品牌30年以來在氣流、過濾和電機技術,終於設計出這個搭載高性能濾網和2顆放在耳罩內的微型空氣壓縮機,使用過程無需接觸臉部即可在移動過程中持續享受大量新鮮空氣的Dyson Zone空氣清淨耳機。
位於耳機耳罩中的壓縮器透過雙層濾網吸入空氣,並沿着非接觸式面罩將兩股淨化的空氣流送至使用者的口鼻。面罩上的彎曲造型設計可確保淨化後的氣流保持在口鼻周圍,並儘可能防止外來側風稀釋純淨空氣。同時,Dyson Zone空氣清淨耳機配備先進的ANC主動降噪技術、低失真和中性頻率響應,真實還原創作者的音樂或音頻。而耳機頭帶與耳墊也經過精心設計,提供舒適性、穩定度,同時維持優良的降噪效果。
透過精密設計的耳罩內壓縮器,使耳機能在有限的空間內透過雙層濾網吸入空氣。圖/Dyson提供
招行三季度发布会:回应净息差收窄、不良贷款增加、提前还款等问题
Dyson預計將於今年內推出空氣清淨耳機,同時爲民衆帶來潔淨空氣與純淨音質。圖/Dyson提供
Dyson Zone空氣清淨耳機爲Dyson首款穿戴式產品,Dyson工程師以全新角度思考舒適性問題,透過測試不同頭型的適佩度、耳機頭帶的夾力、面罩的幾何形狀和材質、以及產品的可調節性,推出全新型態的創新設計。圖/Dyson提供
傳Verizon將拆分出售旗下Yahoo、AOL媒體業務 金額可能高達50億美元
傳Verizon將拆分出售旗下Yahoo、AOL媒體業務 金額可能高達5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稱,Verizon可能考慮拆分旗下整合Yahoo、AOL等媒體業務的Verizon Media,出售金額可能高達50億美元,並且傳出與美國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洽談收購事宜。
目前Verizon尚未做出確切決定,同時也也可能取消出售。不過,Verizon與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均未對此傳聞作任何迴應。
在此之前,Verizon已經在2019年出售Tumblr,去年則是將赫芬頓郵報 (The Huffington Post)轉售給網路新聞媒體公司BuzzFeed,不少市場看法認爲Verizon希望透過精簡媒體業務,並且將更多重心聚焦在5G網路等服務發展。
原先Verizon期望藉由收購網路媒體資產推動線上廣告業務,其中包含在2015年以44億美元收購AOL,後續更在2016年以45億美元收購Yahoo網路事業,後續更將AOL、Yahoo網路業務合併爲全新公司Oath,並且在2019年更名爲Verizon Media。
在Verizon Media旗下除了Yahoo、AOL品牌,更包含BrightRoll、Cambio、Engadget、Kanvas、MapQuest、Moviefone、Polyvore、RYOT、TechCrunch等內容服務品牌。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重庆市拟再度发行304.1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两次金额合计726亿元
果粉快跟回憶說再見!iPod、豆腐頭都掰了 外媒盤點今年停產5款蘋果產品
果粉快跟回憶說再見!iPod、豆腐頭都掰了 外媒盤點今年停產5款蘋果產品
蘋果今年陸續停產5款產品。圖擷取自蘋果官網
蘋果今年度發表衆多新品,包含搭載A16的iPhone 14 Pro系列新機、iPad Pro、Apple Watch Ultra及Apple TV 4K等,同時也有許多舊產品也早已不符使用需求、逐漸被淘汰;近日就有外媒盤點蘋果今年停產的5款產品及配件。
根據《MacRumors》報導,蘋果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在今年陸續停產5款產品與配件。
一、27吋iMac
在今年3月推出Mac Studio和Studio Diaplay之後,蘋果隨即宣佈停產最後一款搭載Intel處理器的iMac機型。
iMac Pro在去年度停產,搭載M1晶片的24吋Mac成爲目前仍在銷售的一體機臺式電腦,因此據彭博新聞記者Mark Gurman所稱,Mac Pro將於明年春季發表。
二、iPod Touch
最後一代iPod Touch於2019年5月時推出,而蘋果於今年5月宣佈正式停產,且自6月起將該產品資訊從蘋果官網上刪除,等於宣告iPod產品全面停產。
第一代iPod於2001年上市後,成爲忠實果粉心中絕對必須入手的產品,但隨着科技進步,iPod的功能逐漸被更多小巧、多工的科技產品取代,自2019年更新後便再無新品推出。
三、Apple Watch Edition
Apple Watch Edition自2015年問世,憑藉金、陶瓷和鈦等更高等級的外殼材料脫穎而出,但目前已被最新推出的Apple Watch Ultra取代。
如今Apple Watch Ultra是唯一一款具鈦金屬外殼的型號,且提供全新3款錶帶設計(越野環錶帶、高山表環及海洋錶帶),適應全方位極限運動使用。
四、Apple TV HD
自今年10月推出第三代Apple TV 4k之後,蘋果決定停售2015年發售的Apple TV HD。此爲第一代運行tvOS,及支援App Store、Siri遙控器的Apple TV,但其僅限支援1080p畫質的功能已不符合現今的使用需求。
五、5W充電頭
5W充電頭(俗稱豆腐頭)是早期iPhone盒裝產品的必備配件,但如今5W規格的充電速度早逐漸不被用戶接受,於是蘋果似乎已於今年8月在美國地區停售5W充電頭。
更何況蘋果受歐盟法規影響,最晚要在2024年全面改用Type-C充電口,未來蘋果勢必要對充電設備進行一番大改造。
威盛推無風扇電視牆迷你播放系統
威盛表示,推出無風扇的電視牆迷你播放系統方案,主要是爲滿足客戶對操作簡易多螢幕平臺的需求。
威盛指出,新推出的電視牆迷你播放系統結合一個無風扇播放器,及威盛的內容經營管理平臺,可一次支援4個螢幕,及HD畫質播放,並減低支出成本和多螢幕建置的複雜性,簡化多元高畫質媒體的排程與播放。
威盛表示,螢幕還可作多種規則與不規則的排列,可滿足零售商、餐飲業者及其他小型營業者客戶不同需求。1030613
MLB》贡献5轰击坠太空人 「古巴炸弹」贾西亚获选美联冠军MVP
“素质教育净土不复存在”,深圳中学更改办学理念,家长怨声载道
兩年26億條訊息外泄 蘋果力推iCloud加密保護
2023 年 12 月 8 日
科技新聞
No Comments
Declan Thora
兩年26億條訊息外泄 蘋果力推iCloud加密保護
▲資訊外泄事件增加。(圖/MacRumors)
記者陳俐穎/綜合報導
酒后「牵机车」算酒驾!全场吵翻了 律师曝判决结果
蘋果發佈相關訊息指出,在過去 2 年時間裡,有超過 26 億條記錄,用戶因個人訊息泄漏而受到危害。資料外泄的次數在 2013 年到 2022 年間翻了三倍,僅在過去兩年內就危害了多達 26 億份個人記錄,且在 2023 年進一步惡化。
翻转偏乡教育 宜花东首间实验中学诞生
蘋果援引麻省理工學院教授Stuart Madnick 博士的一項研究結果,光是在美國,2023 年前9 個月的資料外泄次數就比此前最多的一年還高出近20%。一項 2023 年的調查發現,超過 80% 的泄漏涉及儲存在雲端的資料。從 2021 年到 2022 年,針對雲端基礎設施的攻擊增加了近一倍。
和硕前副总裁蔡进国登山遇难 致命死因出炉
一部分原因是勒索軟體集團越來越多地將消費者資料作爲目標,一些不法活動也透過侵害供應商或他們的產品來攻擊消費者。勒索軟體的威脅在2023 年進一步加劇,2023 年9 月一個月內報告的攻擊事件就比2022 年前三季多近70%。
全球經濟去風險化的自保策略:義大利確認退出中國一帶一路
几笔数春秋 小说
實際上,專家發現,2023 年9 月內發生的勒索軟體攻擊次數比2022 年全年還要多。代表美國和世界各地出現值得警惕的趨勢。在英國、澳洲和加拿大,2023 年上半年遭泄漏的帳號比2022 年同期翻了近一番。
南投不濒海 靠「三潭二溪」推海洋及户外教育
蘋果表示iCloud 預設使用端對端加密保護14 類敏感數據,包括iCloud 鑰匙圈密碼和健康數據等等。使用者啓用iCloud 增強資料保護後,使用端對端加密保護的資料類型會增加到23 類,增加的類型包括iCloud 備份、備忘錄和照片等。
加薩數百未爆彈「散布程度堪比二戰」 專家:不能住人
科技